总网首页 问答首页 我要提问 问题分类 积分商城 财税百科 RSS 更多
使用帮助
智董知道——全球海量内容专业财税互动问答平台 > 百科 > 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以来的我国会计理论研究

编辑词条   发表评论   历史版本   打印   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以来的我国会计理论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改革开放的产物。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会计学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业绩。会计学会,顾名思义,是组织、推动我国会计工作者进行会计学术研究,并总结、交流会计工作经验,从而促进会计理论发展和会计工作提高的学术团体。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充分表明,它对推动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并向实用方向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理论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我们在探索学会成立以来的会计理论发展时,也还需要简略地回顾一下学会成立以前30年的会计论坛。
  
  一、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以前我国的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
  
  会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一向被人们视为上层建筑,它必须服务于经济基础并密切依存于经济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取代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时认为,所谓“社会主义”,就是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似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标志。就会计来看,解放以前,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制度、方法及其理论,基本上来自资本主义国家(以下简称“英美会计”),而与原苏联所采用的模式(以下简称“苏联模式”)不同。经济制度包括会计制度,经济理论也包含会计理论。按照当时的环境和条件,若不肃清英美模式的影响,苏联模式确实是不可能在中国顺利建立的。因此,建国之初,一场关于怎样建立新中国会计理论基础的理论争论开始了。焦点是社会主义会计(指原苏联会计)和资本主义会计(指英美会计和解放前旧中国的会计模式)是否有根本的区别 这个问题的关键又在于:会计核算是否具有阶级性 肯定会计有阶级性,社会主义会计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会计的。代表性文章是“怎样建立新中国会计理论基础 ”(邢宗江、黄寿宸,1951),而否定会计有阶级性,认为会计只不过是一种应用技术,社会主义会计与资本主义会计并无根本区别的代表作则是“‘怎样建立新中国会计理论基础 ’读后”一文(陶德,1951)。争论的结果明显变成一边倒,肯定了会计具有阶级性。这次会计属性的理论论争为在我国按苏联会计模式进行会计制度建设和会计教学改革作了重要的舆论准备。它对会计理论的影响是:逐步改变了人们对会计属性的认识,并使会计的性质这个过去很少讨论的问题从此提升为中国的会计原理之类的教材中必须阐明的基本概念之一。从50年代后期起,中国会计界关心的另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是会计(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对象的讨论,是受了苏联会计界的影响,对1950年原苏联高教部批准的“会计核算原理”提纲中把会计核算对象定义为“各企业和各组织的范围内,按货币方式来反映监督和总结有计划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及其物质基础社会主义财产”(列昂捷夫、沙洛莫维奇,1953)持有不同意见而引起的。这是一次由会计学术界自发发起的理论讨论,讨论时间之长,参加人数之众,发表文章之多,均是空前的。这次讨论的后果也是积极而深远的。例如,一是修改了原苏联教学大纲中会计对象的定义,使之表述更为简洁而准确,也较为中国化。修改后的会计对象定义是“在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以及社会主义财产”(高等财经院校会计教材编写组,1963、1974);二是出现不少会计对象的新提法,其中被广泛接受的一个新观点是:“会计的对象是在企业和其他单位中的资金运动”。会计对象的讨论,不在于深化了对会计所应当反映和监督的内容的认识,而在于它激发了会计学界以会计对象的新认识为契机,纷纷编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中国特色的,而不是照抄照搬苏联教材的“会计原理”、“会计学原理”、“会计基础知识”等教材,促进了会计原理一类著作的繁荣。
  
  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以前,比较集中代表并综合我国会计理论界研究成果的著作是由财政部组织编写的《会计原理》(财政部高等院校会计教材编写组,1962),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统编会计教材,是对新中国成立13年以来的会计工作基本经验进行的一次理论上的总结。13年来,在我国推行原苏联的会计理论、制度与方法上,既有经验,也有教训。《会计原理》在吸取苏联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党的“调整、整顿、充实、提高”的方针,力求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会计基本知识体系。而在重要的学术观点上,则尝试在书中反映不同学派的意见,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了集思广益,财政部邀请了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和会计学界有代表性的人物组成编写组,编写组的成员有:中国人民大学赵玉珉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娄尔行教授和吴诚之教授以及厦门大学葛家澍教授。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杨纪琬教授则自始自终参加编写组的集体研究与讨论,并负责全稿最后的审定,实际上起了主编作用。《会计原理》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当时是有创新意义的:
  
  第一,在会计对象的表述上,正文基本上参考了原苏联高教部审定的对象定义,但进行了重要的修正,即前述的“在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以及社会主义财产”。同时,为了贯彻“双百”方针,用小字表述了另一个在全国有代表性的会计对象的定义,即“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第二,在阐述会计的基本任务时,特别强调如实反映和加强监督,这是针对50年代后期,由于极“左”思潮泛滥,在全国造成假帐错帐,甚至无帐(比如58年左右,“书记成本”、“厂长利润”以及“无帐会计”曾风靡一时)的不正常现象来写的。历史是一面镜子,时隔30多年,今天看来,强调这两点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会计原理》一书中,含蓄地把反映和监督当作会计的职能(体现会计本质的任务)并作了较为精辟的论述:
  
  “在会计工作中,反映和监督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会计首先是如实反映,提供数字资料,说明情况和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和措施,就这点来说,它是经济管理工作的晴雨表。但是,如实反映只是会计工作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反映加强监督,严格按照政策、法令、制度和计划、预算办事。如实反映是为了加强监督,会计监督必须以如实反映为基础;而加强会计监督,又有助于如实反映情况。既要如实反映又要严格监督,才能使会计工作成为管理经济的有效工具。”(《会计原理》,1963)
  
  第三,把会计分为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三个组成部分,并提出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环节,会计分析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和发展,而会计检查则是对会计核算的必要补充。这就同一向把会计等同于会计核算,甚至等同于簿记核算的苏联会计中的传统观念有所区分,特别是针对当时“无账会计”和把必要的会计监督视为“管卡压”的错误思潮,该书明确把“登记账簿”作为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同时专设一章,讲述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这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新意,而且对加强会计工作,起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第四,为了实事求是地说明会计的性质,该书从历史发展的简述中得出了:在阶级社会中,会计虽有阶级性,也有一定的特性的结论。并强调指出:会计作为生产机能的一部分,作为反映和监督生产过程的一种方法,既有为某一特定阶级服务的东西,也有为各个阶级共同需要的东西。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会计原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1954年苏联专家关于会计核算具有明显阶级性的权威定论,编写者敢于按照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书中明确说明会计具有两重性。这是很不容易的。
  
  二、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借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带来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空前繁荣
  
  我们回顾历史,是考虑到任何理论包括会计理论的发展都有继承性。以史为鉴,将能正确地评价现在和未来。建国以后到会计学会成立的30年,我们虽然受到极左思潮的严重干扰,会计理论研究甚至一度停滞和倒退(在所谓史无前例的文革期间),但总的来说,还是在曲折中发展,在迂回中前进的。例如除《会计原理》教材外,也还有其他独树一帜的教材以及其他有创见有新意的文章,特别应该一提的是我国已故著名会计学家顾准。他身处恶劣的环境,但仍坚持真理,探求科学。记得在1962年12月举行的文科教材《会计基础知识》书稿的讨论会上,顾准同志首先并明确地提出会计是一种经济计量系统,无所谓阶级性的观点。他甚至认为复式簿记如果抽象了它的经济内容,纯粹是一种数学方法,可以通过矩阵来描述(《经济研究》,1963;顾准,1982)。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真知灼见,语惊四座,至今记忆犹新!但是,只有改革开放,才为我国的知识分子,包括会计理论工作者专心致力于科学研究,自由进行学术讨论,营造了前所未有的春天。其中包括会计学界组建了自己相互切磋的学术团体中国会计学会。
  
  20年来,由于邓小平理论的指引,借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在中国会计学会的推动下,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出现了空前繁荣,具体表现为:
  
  第一,按照党中央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政治路线,在会计理论中拨乱反正,把由林彪、“四人帮”颠倒了的若干会计基本观念重新颠倒过来。比如众所周知的关于对借贷记帐法的评价,对会计性质的认识都通过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先是替借贷记帐法恢复了名誉,而后较多的人摒弃了会计只有阶级性的极“左”观点,赞同会计具有“两重性”,近年来则倾向于会计属于生产力范畴,只有技术性。同时,还否定了所谓“资本主义会计”和“社会主义会计”等不恰切的提法,在把会计视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上则逐步达成了共识。
  
  第二,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根据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认真探索了会计的本质与职能等概念问题,既引进了西方国家较为流行的观点(如“信息系统论”),又创建了我国自己的新看法(如“管理活动论”)。不论在会计本质还是会计职能的讨论上,都出现了各种观点异彩纷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繁荣景象。
  
  1.概念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阶梯。任何理论包括会计理论都是由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不从会计概念探索入手,就不可能把会计研究引向深入。此外,还由于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情起了深刻的变革,从而促使人们必须重新审视对会计性质及其作用的传统认识。一方面,在粉粹林彪、“四人帮”以后,会计界也从长期的精神桎梏中解放出来,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而迅速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一过渡突出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的社会现象。于是,科学地认识会计的含义、性质与作用,重新定义会计,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会计人员进行恰当的定位,既在客观上产生了紧迫性和必要性,又在主观上具备了条件性和可能性。
  
  中国会计学会建立之日,就引发了关于会计本质与职能的学术论争,这场学术讨论的热烈程度与时间之长(几乎贯穿20世纪80年代),都不逊色于建国以后关于会计对象与方法问题的讨论。
  
  从50年代起,从我国当时的国情出发,会计界流行的看法是:会计是反映和监督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工具,或经济管理的工具。由于当时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成份中的绝对优势,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同企业(基本上是国有企业)的财务关系基本上是按照统收统支,国家统负盈亏的模式运转的。财政部门既管理企业财务,又管理会计事务,形成了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的格局。在这种条件下,说会计是经济管理的工具甚至是财政与财务管理的工具,都是恰当的。人们把对会计本质的这种认识称为“工具论”。
  
  改革开放变革了过分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腾飞。国家同企业之间的关系,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都有明显的变化。“工具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显然已不能确切地表述会计的本质与特征。审时度势,理论界组织、推动了关于会计本质问题的讨论。
  
  讨论中形成了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观点被称为“管理活动论’。它是我国会计学家杨纪琬、阎达五两位教授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看法。“管理活动论”认为,“人们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会计管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会计不仅仅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本身具有管理的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杨纪琬、阎达五,1980)。进一步,“管理活动论”又提出“会计管理”的概念:“‘会计管理’是建立在‘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这一认识的基础上的。……客观现实中会计地位、作用的提高,是产生‘会计管理’概念的重要基础。”管理活动论还认为:“会计是管理,早就有人论述过。”其中包括法国的法约尔,美国的古利克以及马克思说的会计是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应看成是“对会计管理职能的高度概括”(杨纪琬,1984)。社会主义经济是由企业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组成的,因此,“会计管理论”又认为会计管理既是企业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又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种观点被称为“信息系统论”,主张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这一观点并非我国会计学者自己的创造,而是从国外引进并有所发展。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会计学会在为庆祝其成立50周年时,曾撰写一份长篇的研究报告。报告在展望会计的未来时指出“在本质上,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更精确地说,它是把一般信息理论在有效率的经济营运问题上的一种应用”(AAA,1966)。70年代初,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会计原则委员会主要从注册会计师的功能(为客户服务)出发,在会计的提法上稍有改变:“会计是一项服务活动。它的职能是提供有关经济主体的性质上属于财务的数量信息,以便有助于作出经济决策”(APB,1970)。这里,虽然未提信息系统,但实质上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手段,而以作出经济决策为目的。到70年代后期,在美国会计界很有影响的《现代会计手册》,其主编在手册的序中第一句话就说:“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是把一个企业或其他主体的重要经济信息指定传递给有利害关系集团的一个信息系统”(Devidson and Wed,1977)。最早引进并主张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我国会计学家是余绪缨教授。“什么是会计呢 ”他说:“根据当前的现实及其今后的发展,应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它主要通过客观而真实的信息,为管理提供咨询服务”(余绪缨,1980,1982)。葛家澍、蒋义宏、裘宗舜等教授也是“信息系统论”的主张者。“我们是赞同信息系统的。……我们对会计所下的定义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葛家澍等,1983)。“‘信息系统论’包含了其他会计定义的主要观点……综上所述,信息系统论的提法有助于把几种会计定义统一起来”(蒋义宏,1984)。“可以明确提出,会计是个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是由会计、信息和系统三个框组成的”(裘宗舜,1984)。
  
  会计本质的讨论在我国的特定环境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如果把它视为“理论上的空谈,对会计研究与会计工作毫无用处”则是一种误解,至少说,持这种看法的人根本不了解中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当人们还保留计划经济的观念时,要冲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观点的束缚,促进会计改革是多么不容易!会计改革每前进一步,为它进行必要的理论准备都是不可缺少的。
  
  这场讨论在理论上的价值是:它探讨了比当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更为深层次的会计基本概念:什么是会计 会计未来是什么 它应当而且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的不同的经济环境中发挥什么作用 至于它在实践中引起的反响和深远影响更不同寻常。“管理活动论”既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地位,增强了广大会计人员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信心,起了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作用;又促进了会计职能的发展,会计人员纷纷进行预测,提供信息,参与决策,提高效益,推动改革。“信息系统论”则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不仅使会计人员认识到信息是一项重要的(越来越重要的)资源,而且使他们认识到会计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对于经济决策极为必要。信息系统论还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会计经验,直接促进会计改革。人们的认识总是不断深化的,但看法往往不能完全趋于一致。现在看来,“管理活动论”与“信息系统论”的观点正日趋接近。管理活动论也承认信息和系统的存在,只是管理活动论强调,这个系统的主要职能应是控制和监督,而不是反映即信息提供;信息系统论同样承认会计系统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只是强调其主要职能是提供信息,为决策咨询服务,起决策(即管理)的支持作用。
  
  2.会计本质问题的讨论还带动了会计的另一个基本概念:会计职能的研究。
  
  对于会计职能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会计职能的性质、会计具有哪些职能等问题,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控制)的认识似乎一致,但哪一个更为重要则经常出现分歧。
  
  60年代编写的会计原理教材虽未涉及会计的职能(一般只讲会计的任务或基本任务),但学术界已经出现了有关会计职能问题的讨论,表达了一些有分歧的观点。当时有些同志说,“会计核算有两大职能,一是反映二是监督。反映和监督都是以货币形式进行的”(朝阳,1962)。“会计有两种职能,一是反映,一是监督,会计的一切作用,都是通过这两种职能来实现的”(陈忠贵等,1962)。“会计反映离不开计量登记和计算,但它不是机械地被动地反映现成事实,……事前分析是正确反映和有效监督的前提条件”(阎达五,1964)。然而1963年12月举行的一次《会计基础知识》(文科教材)的讨论会上,“有的同志认为,说会计的职能是反映还好理解,说它有监督的职能,就不太好理解。监督总是同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它是一种经济职能,而会计不过是生产过程的物量反映”(谈惠,1963)。
  
  80年代关于会计本质问题的讨论使会计职能的讨论更加热烈及深化了。例如“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的主要分歧,可以归结为对反映和监督(控制)职能的不同认识。“管理活动论”强调会计的主要职能应是监督和控制,而“信息系统论”则强调会计以反映职能为主。
  
  究竟什么是职能,这是应当首先弄清的问题。会计职能的概念大体上都是根据马克思关于簿记“作为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这句话引伸出来的。前一句被理解为“控制”,后一句被理解为“反映”,两句话的完整意思应当是马克思对会计性质所作的高度概括。因此,有人把职能当作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和灵魂(杨纪琬,1984),是会计的本质体现(葛家澍,1986),还有人认为“对会计的职能,应根据会计对象的特点进行总结概括”(吴水澎,1986)。
  
  总之,会计的职能是会计的本质属性。它同会计基本性质和基本作用以及对象不可分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具体环境中,职能就表现为会计的任务。会计任务可能多变,而会计的职能特别是它的基本职能则不易改变(当然不是说不能改变,而是说不会轻易改变)。如果承认会计的职能是会计本质的表现,那么,人为地缩小或拓宽会计的职能都是违反会计发展的规律的。
  
  会计有哪些职能 这是80年代以来讨论的热点。反映和监督或核算与监督(杨纪琬,1984)或反映和控制被视为会计的职能,看法基本没有分歧,除这两项基本职能外,会计还有哪些职能 认识就很不一致。有人说:“反映和监督两个职能,实际上已经包含核算、计划、保证、促进、分析、检查等许多功能的涵义”(李宝震,1982)。意思是说会计已没有更多的职能。但不同的看法则认为,“过去会计只履行了历史职能,主要是数据的记录和计算,当然这是很不够的。现代会计要向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等高级职能方向发展,这是大势所趋”(裘宗舜,1985)。
  
  通过讨论,会计职能已从2职能(反映和监督或反映和控制)说发展为6个职能甚至7个职能说。王文彬同志等列举的7项职能是“除了记帐、算帐。报帐以外,还要进行企业的经济分析,监督经济活动,预测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王文彬、方克安,1986)。也许主张会计具有6项作用即6项职能的同志多一些,也讲得较为明确。例如潘序伦先生说:“会计的作用具体地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通过计量,正确反映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第二,便于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第三,对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财政经济法令,起监督作用;第四,分析生产,促进生产;第五,预测生产发展情况;第六,……为决策提出建议”(潘序伦,1980)。黄逸峰同志也认为会计具有6项作用,他把会计的6项作用概括为“反映、控制、监督、分析、预测、决策等”(黄逸峰,1984)。
  
  综上所述可知,会计职能讨论的特点是:议论很多,分歧较大,不像会计本质讨论的观点那样集中。但对于什么是会计基本职能的问题,认识还是基本一致的。因为反映和控制(管理、监督)毕竟体现会计的本质。至于对反映和控制(管理、监督)两个基本职能的看法,可能各有侧重,则又与会计本质的不同观点有关。因此,会计职能的讨论可以看作会计本质问题讨论的继续。探讨会计的本质和特点,对会计改革也有深远的意义,但影响却比较间接。而探讨会计的职能,阐明会计的作用,对于促进会计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比较具体和直接。由于会计职能体现会计的本质,会计的本质只能说相对固定而不会永远不变,职能更是如此。人们当然不应脱离会计的本质与特点,去勉强要求会计承担它力所不能的任务;但是,作为会计活动的承担者,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又应根据改革开放的需要和市场经济的灵活性,与其他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在经济和财务管理上多提咨询建议,主动参与经济决策,对生产经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1980年召开的全国会计工作会议和会计学会年会上,曾把会计的职能归纳为这样几句话,即在如实、及时、全面、系统地记录反映有关经济(业务)活动的基础上,分析经济情况,核算经济效果,监督经济活动,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杨纪琬,1981)。这样的归纳,正是以会计的基本职能为基础,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们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对会计职能所作的必要的拓展。不过,在任何时候,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都不要忘记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是反映经济真实——正确地进行核算;可靠地进行报告;合理地进行预测;坚决地同数字上的弄虚作假作斗争。
  
  第三,引进并开展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研究。从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的会计以学习原苏联的经验为主。60年代初曾结合中国的国情,力求表现自己的特色,有所创造与发展。可惜到“文革”期间,此种努力又遭夭折。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以前,我国的会计学科基本上是以“会计核算原理”。“部门会计核算”、“部门经济活动分析”等几门课程为主。我国的会计工作也一直局限于会计核算,即记帐、算帐和报帐三个方面。在苏联会计模式的长期影响下,人们几乎不了解西方国家会计理论与会计学科的进步与发展。改革开放首先开拓了我国会计界的视野。当时会计论坛上发表的“结合我国实际,学习管理会计”(阎金锷、汪家佑,1980)、“现代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及其吸收利用问题”(余绪缨,1981)、“论经济核算制与会计”(葛家澍、黄忠\,1980)等文章都起了解放思想,学习借鉴国外会计的作用。对西方会计的引进,会计界最早瞄准“管理会计”。这是因为,管理会计广泛采用数学和数理统计方法,技术性明显,科学性较强。正如娄尔行教授所说:“对国外会计要慎重,要善于识别真伪科学。凡是真科学要消化吸收,洋为中用,如管理会计中的量本利分析,经过我国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当然应当吸收到教材中来”(娄尔行,1984)。而且在当时,正在加强企业改革,迫切要求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也需要运用一些能够量化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方法。现代管理会计虽然是一门新兴的会计学科,但它的发展很快,它的丰富内容决不限于量本利分析。在中国会计学会的推动下,会计学界迅速形成了介绍、探讨管理会计的热潮。除发表大量论文外,还有不少管理会计的论著问世,其中一本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结构严谨、论述深入的“管理会计”教材于80年代初出版(余绪缨,1983),这标志着现代管理会计学在我国已由引进、借鉴进入消化、吸收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理论概括的高度。此后,学者们进一步致力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深入研究。用会计准则来规范,以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财务报告为信息传递手段的财务会计,是资本市场发展的产物。开始,人们对会计准则及其理论基础,在西方构成公认会计原则的各个组成部分(尤其是构成公认会计原则基础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能否适用于社会主义中国,尚有疑义。随着改革的深入与开放的扩大,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西方的财务会计,同样也可以洋为中用。于是,探讨会计原则、准则、会计假设、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等论文、教材和专著如雨后春笋。联系中国实际的“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教材也先后问世。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同它适应的财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这就必须开展服务于市场经济的财务会计理论研究”(葛家澍等,1996)。这里所说的市场,应着重指“证券(资本)市场”。我国的证券市场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逐步成长起来的。1981年恢复国库券发行,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起步。1990年底,上海、深圳分别成立了两个证交所,使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的里程碑。它同时表明我国市场经济对财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报告产生了需求。再加上,以后将要谈到的,我国也于1992年11月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来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从此财务会计及其理论研究,进一步成为会计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中国会计学会和各地、各专业分会都利用各自的刊物,推动研究的深入。值得一提的是,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会计理论等方面研究的成果中,许多项目获得各省市、各系统的奖励。有些则获得前国家教委国家级教材奖和科研成果。例如《会计学基础》(葛家澍主编,1980)、《会计原理》(杨纪琬主编,1986)获得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中级财务会计》(葛家澍主编,1984)获得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国家教委一等奖。在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998年12月)中,获得经济学一等奖的有《会计审计理论探索》(娄尔行)、《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葛家澍主笔);获得经济学二等奖的有《会计核算制度改革方向、模式及实施》(阎德玉、唐国平、孙贤林);获得经济学三等奖的有《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吴水澎)、《论证券市场管理中的会计规范》(孙铮)和《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汤云为)等。其中《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还获得“六五”至“八五”期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1999年9月)、专著奖三等奖。这里,均不包括由中国会计学会直接组织评授的奖励。所有这些奖项,都对近20年来会计理论和财务 会计的发展,起着促进和激励作用。
  
  第四,围绕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开展了有关会计准则及其理论的研究。从80年代后期起,由于改革开放尤其是引进外资的需要,企业,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和信息披露必须同国际会计惯例协调、接近,把建立会计准则和新的会计制度,逐步取代过去分部门、分行业、分所有制一统到底的会计制度作为会计改革的重点。中国会计学会配合财政部作了大量舆论宣传和理论准备。中国会计学会于1989年初在上海召开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专题讨论会就起了明显的舆论宣传和理论导向作用,通过这次讨论以及以后的研究,在理论上着重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在若干重要观点上达成共识:第一,中国必须制定会计准则,而且应具有中国特色;第二,中国首先应当制定企业财务会计准则,以后逐步推广到事业和其他单位;第三,肯定会计准则是同会计原则含义基本相同的概念,建议不必在“原则”和“准则”两个概念上进行过多的争论,并建议采用“会计准则”的名称(国际上目前流行的概念)来规范我国未来的会计核算与会计报表;第四,这次会议和以后参加讨论的学者还研究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含义、性质、作用,由谁来制定和发布,有哪些层次,与国际会计准则如何衔接等等”(谢明,1990)重要问题。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从基本准则开始,再到具体准则,有关会计准则及其理论的研究,也是围绕着准则制定的这一进程。制定准则在我国是会计改革中的新事物,所以首先是着重研究国际经验,分析国际会计惯例,开展改革与借鉴的探讨,然后则开展对准则的完善与发展的研究。同时,先是较多地研究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若干基本概念以及假设、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报表的要素、要素在报表中的确认与计量学等的探讨,继而则联系到我国已制定和将要制定的会计准则,研究一系列现实问题。如我国需要制定哪些具体准则、制定的先后顺序、制定的程序以及对已出台的会计准则的评论等等。1999年修订《会计法》,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提出了新的要求,又推动了会计如实反映和加强监督的理论研究。近10年来,围绕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理论研究是建国以来会计理论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随着以会计法为指导,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主体的会计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我国会计界在中国会计学会的推动下,多次组织了会计准则的专题研讨会。预计这一研究方兴末艾并将会长期继续下去(项怀诚,1999)。
  
  第五,组织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开展会计的新兴学科和新会计领域的探讨,并推动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中的运用。
  
  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之时,就提出要把“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的方法体系作为我国会计学界进行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1983年中国会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则明确肯定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以后,又以这个总体目标为指导,制定科研规划,提出了重点研究课题,成立了相应的专题研究组(现已改为专业委员会)。20年来,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理论的研究基本上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围绕上述主题而展开的。每年会计界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都通过专家评选,出版了每年的会计学论文选。学会的重点研究课题,则从“八五”期间开始,就制定了重点科研规划,提出重点科研课题,进行公开、公正严等的招标竞争,择优予以资助,已出版了《中国会计学会重点科研课题文集》(第一集)。同时,每年评选优秀会计论文,这对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无疑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还应注意到: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的指导下,除了由中国会计学会直接组织、评选并资助会计重点课题外,其他部委、各省市自治区的会计学会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在不同程度上给予了会计学者的科研以资金上的支持。
  
  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中,有一个问题在会计界可能有不同看法,那就是“会计理论与方法”有没有中国特色 必须指出,明确反对会计理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是极少的,但持怀疑态度者大有人在。他们认为会计是一种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围绕它的研究而形成的理论应当是各国、各种社会制度共同需要的,似乎不存在什么中国特色。赞成会计和会计理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则认为,“中国会计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照搬外国东西的做法是不对的”(杨纪琬,1999),“会计不仅是一种信息披露工具,也是一种社会产品,它要满足不同的社会需要,在我国,…国情决定了政府是我国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在我国的会计改革中,没有可直接从国际会计惯例中照搬的东西,我国将根据我国国情不断借鉴国际会计惯例中有益于我国会计改革的东西。实际上,中国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的会计改革是很成功的,被国际会计界视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进行会计改革的典范。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树立了中国特色”(冯淑萍,1999)。再就会计理论看,“各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都有其适用的国家环境和特殊背景,因此其研究结论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在国外被证明合理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在与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会计职业发展水平相异的中国,就有可能不适用”(刘玉廷,1999)。我们赞同会计和会计理论具有中国特色的观点。一切理论,作为意识形态都是人们对客观现象在认识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理论概括。会计理论是社会科学,会计行为、准则、制度等均属于社会现象,它密切依存于会计的社会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等条件。会计属于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行为、准则中有许多共性是毫无疑义的。然而,产生于不同国家和地区,运用于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又必然具有特性。不仅中国会计不同于美英等国会计,就是美国与英国之间,有关会计的惯例与理论认识也有一定的差别。承认会计实务具有国际性和会计理论具有继承性同肯定会计与会计理论具有各国的特色并无矛盾。这里正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一个明显的例子是20年来,翻开《会计研究》和其他会计刊物,人们所研究讨论的文章绝大多数是联系中国实际,具有现实意义或有长远历史意义的课题。另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有关会计准则理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美国提出的“概念框架”,同英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概念框架”都不一致。就一个要素“资产”的定义来说,美国、英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均有各自的看法。其他“概念”也是在大同中至少有小异。极少国家是照抄照搬别国的,也不会把国际会计准则及其有关见解全部移植过来。所以,我国不叫“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而称为“基本会计准则”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今后,国际会计准则即使都改进为“核心准则”,得到了IOSCO的认可,它同样不能消灭和取代各国自己的会计准则。在国际范围内,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与此有关的理论,只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也就是:在高质量、严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协调。协调而不是统一,将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长期任务。只要国家存在,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存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存在,那么,所谓“国际会计惯例”恐怕只能是各国会计协调的产物,而要把它变成全球范围内的“公认会计原则”虽不能说不可能,至少可以说,它的实现将要等到很遥远的未来。
  
  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后,不仅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的研究,同时还促进会计的若干新学科。新领域的探索。这些学科和领域包括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责任会计,质量成本管理论,社会经济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注册会计师制度,电算化会计,会计史,会计教育,企业理财,比较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商誉与负商誉会计,知识经济与会计创新,财务会计报告的改进,总价值理论,作业管理和作业成本计算,政府及非盈利组织财务报告,不确定性和或有事项会计,国有资产管理与会计,公允价值会计,合并财务报表与分部财务报告,会计与经济学,会计信息与证券市场等等。这些领域的研究,既反映了会计学科在国际范围内的前沿课题或最新成就,又突现了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对开拓新兴会计学科所需探索的会计热点问题。有关会计新学科、新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仅频繁出现于《会计研究》、《财会通讯》、《财务与会计》等会计刊物上,而且集中表现在近15年来我国的会计学博士学位论文之中。我国会计学博士们在他们的导师——我国一些著名会计学家的指导下,由于具有广阔而坚实的理论与专业基础,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开拓研究,思想活跃,观点新颖,他们的论文,作为他们攻读博士学位的知识积累与智慧结晶,均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独创性。他们应是近10多年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中新学科、新领域和新问题探索的主力军。
  
  近10年来,我国会计理论在一批中青年会计学者的倡导下,同时也得力于中国会计学会的推动,经验-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开始兴起,这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中带有改革和创新意义的一件大事。我们知道,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界流行的研究方法是规范方法,形成了规范会计理论,而在西方,从60年代后期起,会计理论界即开始应用实证方法,形成了实证会计理论。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在简介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时所说:“经济学家试图分清价值观在哪些地方影响分析。当他们描述经济和建立模型预言经济的变化或者不同政策的后果时,他们是在应用实证经济学。当他们评价不同的政策以及不同政策的好处和代价时,他们是在应用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关系到‘是’什么,关系到经济社会如何运行;规范经济学则牵涉到‘应该’是什么,牵涉到对各种不同的行动手段是否合乎要求做出的判断”(斯蒂格利茨,1997中译本)。实证会计理论同样也是试图通过经验数据并运用数学模型解释并预测会计现象,由于实证研究需要运用大量的已核实的数据,因此,它的研究目前主要依据证券市场上已公开的上市公司报告,分析会计数据同股票市场的各种关系。我国会计研究中实证方法之所以运用较晚,同我国证券市场的建立只是近16年(以1984年初北京天桥百货向社会发行第一批股票为标志)才开始有关。若从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成立后,人们才有可能取得上市公司较完整的资料算起,还不到10年。但我国学者在诸如《论证券市场中的会计研究:发现与启示》(汤云为、陆建桥,1998)、《证券市场发展与财务信息公开揭示》(张为国,1995)、《上市公司盈利信息报告、股份变动与股市效率的实证研究》(吴世农、黄志功,1997)、《我国股市弱型效率的实证研究》(陈小悦等,1997)、《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实证研究》(蒋义宏,1998年3月19.20)、《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市的经验证据》(赵宇龙,1998)等论文中均在结合中国股市实际,解释并预测会计数据与股市变化的关系,分析解剖盈余管理(即操纵)现象等方面作了有意义的尝试,并对推动实证方法在我国会计研究中的运用起了很好的示范促进作用。1998年,中国会计学会通过《会计研究》等杂志和《1998年会计学论文选》发表了《论证券市场中的会计研究:发现与启示》(汤云为、陆建桥)、《1985年-1997年中国股市发展对会计思想的影响》(蒋义宏),又把人们对实证研究方法的认识推进了一步。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尽管起步较晚,处在方兴未艾阶段。它的发展,势必改变规范研究方法长期统治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局面。我国会计理论当前的研究形势大体上类似于美国七八十年代。正象美国会计学会在1977年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的:“由于会计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丰富的领域,它已吸引了大批有思想的优秀研究人员,因此,必须定期对它进行再认识。在这点上,过去的10年是异常活跃的。自《会计基本理论说明书》(AFOBAT)发表以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的会计理论所应用的主要学科显著变动,会计研究人员已积极运用新的手段。新的视角和新的分析技术,从全新的方位来探索更为广泛的会计问题,我们认为,这种变化是令人鼓舞的,它标志着知识的进步”(AAA,1977)。这里所指的变化,就是一些青年会计学者纷纷运用实证法去研究、分析会计问题。作为方法论,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都是不可或缺,且应是互为补充的。理论(包括模型-理论的数量表现)包括一系列假说(假设)和从中得出的结论。如果人们只要求描述(解释和预测)会计现象与会计行为,而不对它是否合乎要求作出判断和选择,那么,使用实证方法就够了,但如果要求作出是否符合目标的判断,就要同时运用规范方法。所以,在理论研究中,两种研究方法需要完美的结合。不过,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在中国我们还是应当大力倡导实证研究方法在会计研究中的运用,我们要努力缩短我国会计界同发达国家会计界在这方面的差距。
  
  三、未来的展望
  
  建国50年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虽然受到一些干扰和挫折,但总的看来,是在迂回中前进的。中国会计学会成立20年来,由于会计界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乘改革开放的东风,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其显著成就是众所周知的。理论来自实践,反过来又能指导实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会计理论必将不断地旨在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开拓前进。21世纪即将来到,知识经济社会将给会计带来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面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要求和新世纪带来的挑战,中国会计理论界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继续奋进,力争在较短期间内,使会计的各个领域中的研究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并始终立足中国,保持中国特色。
  
  回顾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跨入21世纪后,中国会计学会应当组织推动会员和广大会计工作者研究哪些重大课题呢 这个问题需要由新一届理事会认真研究,精心规划,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广泛吸取各方意见后才能作出决定。我不揣冒昧,仅提出几点个人的不成熟的意见,供今后制定科研规划作参考:
  
  第一,应当继续深入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在会计研究中,我们始终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就要继续深入地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
  
  第二,要围绕会计法的宣传贯彻,深化会计改革,对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中国的会计规范体系进行研究。
  
  第三,要面向新世纪,面向知识经济,开展各种传统会计学科的纵深研究和新兴学科的开拓性研究。其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的研究,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的财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报告的研究,人力资源会计、无形资产与知识产权会计等问题的研究,环保会计研究等可能要优先考虑。
  
  第四,要进一步推动、鼓励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会计理论中的应用。这些研究不仅要联系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而且应把研究的领域拓宽到会计学科本身。举例来说,为什么长期以来会计计量采用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与会计计量属性中的前景如何预测 为什么会计报表是现在这种模式 末来的模式将是如何 等等。
  
  会计在实践中的发展过程是无穷的,人们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过程也是无穷的。会计学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以及所运用的研究方法,都在向前发展,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和应用永远不会完结。可以预言,进入令人鼓舞的21世纪以后,由于全球经济的迅速形成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前进,它们必将为会计理论的进一步繁荣开辟无限广阔的道路。
  
  主要参考资料:
  
  1 邢宗江、黄寿宸.怎样建立新中国会计理论基础 .新会计,1951;1
  
  2 陶德.《怎样建立新中国会计理论基础 》读后.新会计,1951;4
  
  3 列昂捷夫,沙洛莫维奇.论会计核算的对象与方法问题.工业会计,1953;6

  4 杨纪琬(主编),赵玉珉,娄尔行,葛家澍,吴诚之.会计原理(高等财经院校试用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9
  
  5 谈惠(葛家澍).关于会计学的几个理论问题的讨论.经济研究,1963;2
  
  6 顾准.我国社会主义会计理论问题(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二稿说明”
  
  7 葛家澍.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厦门大学学报,1981;3
  
  8 杨纪琬,阎达五.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会计研究,1980;l
  
  9 杨纪琬.论会计管理.1982年会计学论文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
  
  10 AAA.A Statemen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 1966 Ch.5
  
  11 APB:Statement No.4.Basic Concepts and Accounting Priniples Underlying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usiness Enterprisis,AICPA, 1970 Ch.2 Par.5
  
  12 Davidson & Weil.Handbook of Modern Accounting 2nd.Ed.1977
  
  13 余绪缨.要从发展的观点,看会计的科学属性.会计通讯;1980年增刊第4期
  
  14 余绪缨.关于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会计学科体系问题.会计研究,1982;2
  
  15 葛家澍、唐 予华.关于会计定义的探讨.会计研究,1983;4、5
  
  16 蒋义宏.浅谈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研究,1984;4
  
  17 裘宗舜.会计与信息革命.江西会计,1984;6
  
  18 朝阳.谈谈会计核算的反映和监督.大公报.上海:1962年7月6日
  
  19 陈忠贵等.加强会计监督.财政,1962;15-16
  
  20 阎达五.提高成本核算质量——论反映、分析和监督的结合.中国经济问题,1964;7-8
  
  21 杨纪琬.关于“会计管理”概念的再认识.会计研究,1984;6
  
  22 葛家澍.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学刊,1986;2
  
  23 吴水澎.会计“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可以“合二为一”.福建会计,1986;11
  
  24 李宝震.正确认识会计的职能,更好地发挥会计在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财务与会计,1982;7
  
  25 裘宗舜.会计与信息革命.江西财经学院学报,1985; 1
  
  26 王文彬、方克安.对会计监督职能的讨论.财会通讯,1986;3
  
  27 潘序伦.重视会计工作.解放日报,1980年3月5日
  
  28 黄逸峰.会计工作者要为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财务与会计,1980;4
  
  29 杨纪琬同志论会计的职能.财会通讯,1981;11
  
  30 阎金锷、汪家佑.结合我国实际,学习管理会计.中国会计学会1980年年会论文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
  
  31 余绪缨.现代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及其吸收利用问题.1981年会计学论文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
  
  32 葛家澍、黄忠\.论经济核算制与会计.会计研究,1980;1
  
  33 娄尔行.立志改革,开创高等院校会计教学新局面.会计研究,1984;1
  
  34 余绪缨.管理会计(高等财经院校统编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
  
  35 葛家澍(主笔).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
  
  36 谢明.总结过去,开拓未来,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会计研究,1990;2
  
  37 项怀诚.新中国会计5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作者在谈到“关于会计准则问题的讨论”部分说:“归纳起来,理论界关于会计准则问题的研究主要有:建立我国会计准则的必要性,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主体,会计准则与会计核算制度的关系,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关系,以及会计准则具体内容的研究等”(622-623页);“另外,会计界还对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许多研究,领域之广,观点之多,分歧之大,都很空前,实难——描述。”(625页)
  
  38 刘玉廷.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1999;2
  
  39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0 汤云为、陆建桥.证券市场中的会计研究:发现与启示.经济研究,1998;7
  
  41 张为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财务信息公开揭示.见:中国会计教授会,1995年-1996年论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7
  
  42吴世农、黄志功.上市公司盈利信息报告,股价变动与股市效率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1997;4
  
  43 陈小悦等.我国股市弱型效率的实型研究.会计研究,1997;9
  
  44 蒋义宏.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实证研究.中国证券报,1998年3月19.20日
  
  45 赵宇龙.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市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1998;7
  
  46 蒋义宏.1985-1997年中国股市发展对会计思想的影响.证券市场导报,1998;3
  
  47 AAA.Statement on Accounting Theory and Theory Acceptance,1997
  
  48 中国会计学会召开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专题研讨会》…关于中国会计的特色问题中杨纪琬,冯淑萍等同志的观点。《学会动态与法规信息》第三期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编,1999年12月28日
编辑知识
标签:中国会计史$False$
贡献者:guest
参考资料:无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正在载入评论, 请稍候...